a) 在油漆时,构件表面含水率不宜大于12%,砼和抹灰面的含水率不宜大于8%,金属面基层表面不可有湿气。
b) 油漆工程涂抹腻子应坚实牢固,不得有起皮和裂缝。
c) 厨房、卫生间内的油漆,应使用具有防水性能的腻子,腻子干燥后应打磨平整光滑,并清理干净。
9.1. 混色油漆:
a) 刷底油时,木料表面、门窗玻璃口四周内需刷到刷均,不可遗漏。
b) 木材表面的缝隙、毛刺、戗茬和脂囊修正后,应用腻子填补,并用砂纸磨光,较大的脂囊应用相同材料的木材用胶钻嵌。
c) 打磨砂纸要光滑,不能磨穿油底,不可损坏棱角。
d) 涂刷油漆时应横平竖直,纵横交错,均匀一致。涂刷顺序应先上后下,先内后外,先浅后深,按木纹方向理平、理直。
e) 每遍油漆应涂刷均匀,各层必须结合牢固,下一遍油漆应待前一遍油漆干燥后进行施工。
9.2. 金属面油漆:仿古瓦厂
a) 油漆施工前金属表面的油污、锈斑、鳞皮、毛刺、尘土等必须清理干净。
b) 防锈油漆不得遗漏,且涂刷要均匀到位
c) 防锈漆和第一遍油漆应在设备管道安装就位前涂刷,最后一遍应在刷浆工程完成之后涂刷。
d) 金属表面除锈后应在8小时内(湿度大时为4小时)尽快刷漆,待底漆充分干燥后再刷后一道油漆,其间隔时间视具体条件而定,一般不应少于36小时,第一遍和第二遍防锈漆间隔不能超过7天,当第二遍防锈漆干燥后,应尽快刷第一遍油漆。
9.3. 室外油漆工程
a) 钢构件表面的除锈方法和除锈等级应符合表的规定,其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》的规定。
除锈方法和除锈等级表
除锈方法
|
喷射或势射除锈
|
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
|
除锈等级
|
Sa2
|
Sa2.5
|
Sa3
|
St2
|
St3
|
说明:
1. 当材料和零件采用化学除锈方法时,应选用具备除锈、磷化、钝化两个以上功能的处理液,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通用技术条件》的规定。
2. 喷射除锈等级
喷射处理等级对于喷射或抛丸除锈过的钢材表面,有四个除锈等级,其文字表述如下:
Sa ——表示喷射或抛丸除锈法。
Sal——表示轻度的喷射或抛丸除锈。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污和污
垢,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,铁锈和旧油漆层等附着物。
Sa2——彻底的喷射或抛丸除锈。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、污垢,
并且氧化皮,铁锈和旧漆涂层等附着物已基本消除。其残留
物应是牢固附着的。
Sa2.5——表示彻底的喷射或抛丸除锈。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、
污垢、氧化皮、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。任何残留的痕
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状的轻微购斑。
Sa3——表示使钢材表面的喷射或抛丸除锈。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
脂、污垢、氧化皮、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。该表面应显
示均匀的金属光泽。
3. 手工除锈等级
手工和动力工具,如铲刀,手动或动力钢丝刷,动力弹性砂轮片或砂轮等工具除锈,应首先铲除较厚的锈蚀层并清除油脂和污垢。人工除锈后,钢材表面应清除浮灰和碎屑。除锈等级分St2和St3。其文字表述如下:瓦厂
St ——表示手动工具和动力工具除锈法,如铲刀、手动或动力弹性
砂轮片或砂轮等工具除锈。
St2——表示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,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
脂、污垢,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,铁锈和旧漆涂层等
附着物。
St3——表示非常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,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
油脂、污垢,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,铁锈和旧漆涂层
等附着物。除锈应比St2更彻底;底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应显
出金属光泽
9.5.2 构件表面除锈方法与除锈等级应与设计采用的涂料相适应。
9.5.3 气候条件
a) 涂装重防腐蚀涂料时需注意的主要因素为钢材表面状况。钢材温度和涂装时的大气环境。通常涂装工作应该在5℃以上,相对湿度85%以下的气候条件中进行。而当表面受雨水或冰雪的影响时,则不可进行涂装。
b) 在气温为5℃以下的低温条件下。由于环氧或环氧沥青防锈漆的固化速度大大减慢,甚至停止固化,因而不能施工。但可在没有升温装置的涂漆车间内,进行分段涂装。
c) 在气温为30℃以上的恶劣条件下施工时,溶剂挥发很快,在无气喷涂时,油漆内的溶剂在喷枪与被涂物面之间大量挥发而形成干喷。为避免干喷,应将喷枪尽可能接近物面,同时尽可能垂直地进行喷涂,如采取这一措施后仍然出现干喷,可加入油漆自身重量约5%的稀释剂进行稀释予以解决。
9.5.4 涂装前的准备金属瓦
a) 涂装前应检查所有油漆的品种、型号、规格是否符合施工技术条件的规定。质量不合格或变质的油漆不能使用。
b) 涂装前应对油漆的基本组成和性能以及施工方法进行了解,根据油漆各自的施工要求选择和确定适当的涂装工具。
c) 由于油漆中各种成份的比重不同,一般油漆经过贮存后,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沉淀。因此,在涂装前必须将油漆搅拌至完全均匀。如发现漆皮或颗粒,则应使用80—l20目筛网过滤。
d) 对于甲、乙两组份分装的两罐装涂料。使用前必须按规定的重量比混合均匀,如果混合比例错误将会影响干燥性能和防锈性能。环氧型及环氧沥青厚浆型漆属交联固化型,甲、乙两组份混合后、需熟化30分钟后方可使用,在20℃时放置12—20小时后即逐步胶化直至不能使用。因此,应按涂装面积计算使用量后再进行混合。
e) 一般油漆在出厂时已调节到适宜于施工的粘度,是不必进行稀释处理的。但气温过高或过低的条件下,也可添加适量的稀释剂以达到理想的涂装粘度。但稀释剂用量一般不应超过油漆本身重量的5%。
9.5.5 涂料、涂装遍数、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的要求。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,宜涂装4~5遍;涂层干漆膜总厚度:室外应为150μm,其允许偏差为-25μm,每遍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为-5μm。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有要求时,设计最低涂层干漆膜厚度加允许偏差的绝对值即为涂层的要求厚度,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的规定。当天使用的涂料应在当天配置,并不得随意添加稀释剂。
9.5.6 涂装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,当产品说明书无要求时,环境温度宜在5~38℃之间,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%。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得涂装。涂装后4h内不得淋雨。
9.5.7 施工图中注明不涂装的部位不得涂装。安装焊缝处应留出30~50mm暂不涂装。
9.5.8 涂装应均匀,无明显起皱、流挂,附着应良好。
9.6. 油漆工程施工前必须先做样板,经甲方、监理验收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,油漆
做法参见图纸及甲方要求。铝瓦